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电商学院 > 汉潮快讯 > 东城:智慧教育催生教育教学新生态

东城:智慧教育催生教育教学新生态

372人阅读|来源:汉潮|发布时间:2021-06-15 14:42:37
导读:更多精彩请关注 北京东城微信号 东城区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深入推广“互联网+”教与学新模式,全面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围绕“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打造区域“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依托东城教育“数据大脑”建设,建构数据支持五育并举新模式,提高区域教育治理和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打造七项示范工程,包括深度聚焦教与学变革创新攻坚工程、教育资源开放创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工程、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升工程、评价与测评实证发展工程、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工程、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工程,为区域及各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评价与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N所“未来学校”,形成全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新环境。用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

北京东城微信号

东城区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深入推广“互联网+”教与学新模式,全面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围绕“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打造区域“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依托东城教育“数据大脑”建设,建构数据支持五育并举新模式,提高区域教育治理和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打造七项示范工程,包括深度聚焦教与学变革创新攻坚工程、教育资源开放创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工程、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升工程、评价与测评实证发展工程、基础环境智能化提升工程、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工程,为区域及各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评价与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N所“未来学校”,形成全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新环境。用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东城区计划完成建设3至5所“未来学校”。依托“数据大脑”与七项示范工程的实施,沉淀“互联网+”教与学新模式,对“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课程体系、学校组织管理进行系统性重构,打造学校、家庭与社会相融合的未来智慧教育新生态。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先进技术进入课堂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平板电脑的截屏、推送、计算、存储、数形转换等功能,每一次使用都充分发挥了技术的优势,使收集信息更迅速、互动方式更灵活、信息呈现更清晰、学习方式更自主、课堂教学更有效,真正体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技术为教学服务。“平板电脑是学生探索的工具,课堂互动的平台,也是教师有力的助手。”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学副校长韩玉娟说。

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课堂上,平板电脑的应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当技术进入课堂,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会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只是手段,教师真正面临的挑战是教学内涵需要与时俱进,用技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韩玉娟说,有了点阵笔、平板电脑,学生课堂学习数据可以及时反馈,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开展分层教学;开发了视频微课,课堂变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主题不再是知识讲授,而聚焦学生提出的问题。

韩玉娟说:“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改变学习方式,但是技术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代替心与心的交流。未来,要在教学内涵上多钻研,让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的开展,让真实的学习随时进行。”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未来学校”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工美附中”)的一间专业教室里,美术教师轻点屏幕上的按钮,一幅名画上的特殊色彩很快出现在了电子调色盘上。该校校长王泽旭说:“一切颜色、造型、声音乃至动作都是数据,智慧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了。”

触控一体机在美术课堂教学应用

在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进程中,工美附中承担了信息技术与美术特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改项目。

在专业教室里,学生使用艺用解剖系统在大屏上观察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图像;使用VR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虚拟美术馆,近距离研习画作;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学生可以赋予动漫模型连续动作……王泽旭说:“传统教学是以高密度的训练完成对造型、色彩等美术基本素养的认知、观察和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为美术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学习途径,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型变革。”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课堂上,信息技术与美术特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未来学校。

王泽旭介绍,学校正在搭建人工智能——云管理平台。这个教育生态云平台集行政监督、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互通为一体,实现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

“在平台上,学校的管理是独立的,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可以共建共享的。”王泽旭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平台的“学情分析”功能,平台将全面采集、录入学生从入学开始的各项信息进行分析,形成雷达图,结合学校“一生一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薄弱学科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

王泽旭说:“未来已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知识和能力价值。我们将不断努力,将信息化2.0行动计划更好地融入学校工作中,打造新型‘未来学校’。”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搭建多模块平台

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

为匹配东城教育质量提升与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双提升计划,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以下简称“171中学”)搭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全场景发展平台和网络化同步课堂。

据介绍,教师全场景发展平台已实现本校区全部教师在系统中完成协同备课、校本科研、课案提交、活动培训等功能,已沉淀近15000份知识,打造校本知识中心,实现知识的众创共享,数据分析报告助力教师反思发展。该校教学主任李铮说:“教师全场景发展平台的应用,不但沉淀积累学校的办学历程,记录教师的成长轨迹,更重要的是实现学校教师的工作提效,全面提高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搭建网络同步课堂管理中心

2019年,171中学还建设了网络化同步课堂,满足了教学与管理两方面的需要。李铮介绍,网络化同步课堂项目已实现学校70个教学班课堂教学,通过远程后台都可以实时观看,其中最重要的是项目中的软件支持部分,在这套软件支持体系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教研组长、教学干部和校长,都可以来听课,同时还可以在后台进行教学评价,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升。李铮说:“以前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指导的,因为不可能实现几个老师听所有班的课,现在,这套系统在管理层面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支撑。”

如今,171中学多模块的常态化教学保障平台,实现了学校教务、办公、资产、后勤、安全等部门的校园智慧化管理,为前沿教学护航、提质增效。这里选课、排课、评教评学、智能阅卷、资产管理、办公自动化、门禁多模集群,实现了管理进一步统一,应用智能,分析精准,向智慧校园的深层建设迈进一步。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打造未来学习空间

助力活力课程建设

“未来学习空间建设”是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发展“智慧教育”的重要内容。

走进北京市第五十中学科技楼三层,楼层设计充满了科技感。该楼层楼顶为黑色,而墙壁和地面均为灰色。当楼层的灯光关闭后,整个楼道的墙壁和地面变成了大型的投影屏幕。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在未来的课程中,由学生们制作的视频作品和三维动画作品可以在这个楼层,以环抱式巨幕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目前,该楼层建设基础工作已经完成,相关设备和课程会在未来两年逐步完善。

在北京市第五十中学,最新技术融入到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打造了未来学习空间。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集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于一体的创客实验室。该实验室并不固定为某一课程使用,只要师生有需要,随时可以进入展开研究;在绿色能源车车间,学生可通过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融合,完成创意作品,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视觉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视觉作品拍摄需求进行布景……未来学习空间的打造,为学校活力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同步,学校邀请优质教育企业到校展开多学科虚拟实验室研讨会。为此,学校进行了一个月的内测,物理、化学、生物所有教师一起研究虚拟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老师已经在课堂上开始全面应用虚拟实验室。”

触控屏幕、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软件已经是很多学校的标准配备。在智慧教育的建设中,学校还尝试将一些最新的技术融入教学课堂之中。

比如,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录制听力练习是一个教学准备工作中的难点,因为学生每一节课的听力练习不可能都请来专业的播音员进行录制。而最新的神经文本技术,可以将任何一段文字内容完全拟真地进行朗读,从而解决听力语音录制的问题。

此外,显示增强版本的图形计算器功能、现实增强版本的钢琴教学应用等新技术也已经在学校的课堂上逐步开始应用。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陆续启动现代教育治理工程和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未来课程建设工程。我相信,五十中会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智慧教育之路。”

文字 | 王慧雯

图片源自“东教印象”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小九

标签:

汉潮热门产品

HOT PRODUCT
  • 汉潮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
  • 汉潮社交电商系统
  • 汉潮O2O城市生活服务系统
  • 汉潮智慧门店新零售系统
  • 汉潮社区团购系统